中国经济北京3月4日讯 丹东地处中朝边境,是一个以工业、商贸、物流、旅游为主的沿江、沿海、沿边城市,是我国对朝贸易最大的口岸城市。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中朝“一桥两岛”的合作开发,丹东已具备发展会展经济的优势和条件。但市场化程度低,硬件设施不到位等因素制约了丹东会展经济更好更快发展。中国经济网记者从丹东市贸促会了解到,今后丹东将改善硬件、优化服务,打造“东北东部会展中心城市”。
区位优势明显 产业结构基础雄厚
会展业在丹东起步较早,1979年丹东举办了第一次“丹东市工业产品订货会”,之后每年又分春秋季举办二次;进入市场经济后,先后举办过“丹东产品展销会”、“杜鹃花节”、“丝绸节”;从2000年开始,连续举办了11届鸭绿江国际旅游节,承办了4届辽宁省台湾周。近几年,丹东会展业出现了以专业展会为主的变化,比如春秋两季的房交会,汽车展销会,中国(丹东)国际仪器仪表博览会。2012年丹东举办首届“中朝经贸文化旅游博览会”并取得园满成功,进一步奠定了丹东发展会展业的品牌基础。
丹东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,是环东北亚经济圈、环渤海经济圈重要交汇点,与朝鲜人民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,是连接朝鲜半岛与中国及欧亚大陆的主要陆路通道。是我国中朝边境到平壤最近的城市,对朝贸易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,拥有港口、铁路、公路、管道、机场5种类型10处口岸,是我国对朝贸易最大的口岸城市,口岸对朝贸易过货量占全国对朝贸易过货量的70%。丹东地处边境,交通发达,具有陆、海、空的立体交通网。境内有丹沈、丹大、丹通、丹海四条高速公路,在建的沈丹客运专线和丹大快速铁路,使丹东与沈阳、大连构成辽宁开放的金三角。东北东部铁路及丹通高速公路打通了东北东部12个城市新的出海通道,东三省丰饶的物产资源和朝鲜巨大的市场需求将在这里交汇。丹东港是连接整个东北经济区通向朝鲜、韩国、日本、俄罗斯最为便捷的出海口。已开工建设的中朝鸭绿江公路大桥,进一步提升丹东地区、辽宁地区乃至东北东部地区的开放度,实现对外开放的新飞跃。丹东距首尔420公里,丹东港距韩国仁川245海里,并与韩国、日本多个港口直接通航,丹东机场与北京、上海、青岛等十几个城市通航。
丹东依山、临江、面海,风景优美,气候宜人,夏无酷暑,冬无严寒,年平均气温9℃,素有“北国江南”之美誉,是东北地区最温暖湿润的地方,生态环境在国内屈指可数,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。丹东拥有国家、省级以上旅游风景区、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24处,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辽宁省园林城市。赴朝旅游、边境旅游、温泉洗浴、海滨度假、高尔夫球场等特色项目令游客留连忘返,2011年全市共接待旅游人数超过2000万人。随着丹东赴朝游、边境游、海滨度假游等特色旅游项目的深入开发,旅游将成为丹东的办展资源,对国内外展会、展商释放出强大的吸引力。
丹东工业历史悠久,伴随着轻工业的发展延伸,形成了门类齐全、基础雄厚的产业结构。目前,以农副产品加工业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、能源工业、金属矿开采及冶炼压延加工业、纺织服装业、机械设备制造业等六大产业为主的规模以上企业达到900户。其中黄海客车、曙光车桥、仪器仪表、化纤等产品在国内外有较高声誉。丹东水电、风电、火电齐全,发电能力位居辽宁省第二位。外向型的特色农副产品基地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,是全国最大的草莓、板栗和贝类养殖生产和出口基地。商贸服务业、物流业蓬勃发展,是辽宁省最重要的出口商品集散地。
市场化程度低 硬件设施不到位
丹东会展经济的发展环境优势明显,但是因市场化程度底、缺少大型专业的会展场馆,加上自主品牌展会少,严重制约了会展产业的快速发展。
行业管理不到位,无序竞争充斥市场。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,丹东会展业的市场化程度还很低,没有形成开放、竞争、有序的会展业市场体系。同时由于政府目前还没有设立统一的会展业管理机构,缺少统一的管理制度,会展业标准及规定不明确,会展业评估工作不到位,办展行为不规范,因此各种小型车展、服装展、美食展、啤酒节充斥市场,上规模、上档次的会展数量少,严重影响丹东会展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。
硬件设施不到位,缺少专业会展场所。丹东会展业最大的硬件“短板”,就是缺少一个规模、档次、地理位置均不错的专业展馆。丹东现有的非专业性展馆面积小,设施落后,哪怕举办一个小规模的展会,也需要搭建临时场棚。一位专业人士说,一次成功展会的举办,要靠城市各方面的配套建设做辅助。比如,住宿餐饮业是否具备接待大型展会的能力,有无接待国际客商的高档酒店;交通方面,是否具有方便快捷又不拥堵的交通环境。眼下丹东举办展会多集中在老城区的联通体育馆,周边连个规模停车场都没有。而在新城区举办的展会,半个多小时等不来一辆公交车,令市民止步。
展馆面积小,致使丹东在承接大型展会时常遭遇尴尬。以2012年中朝博览会为例,商品展面积只有1万平方米,由于参展商报名踊跃,组委会不得不在主展区增设100个展位,同时在国门湾科技五金城设立五金机电、家居建材类商品延伸展区,才勉强满足展会需要。商品展、五金建材展、旅游商品资源展、朝鲜美术及工艺品展的面积,一共才2.2万平方米,与上海、广州动辄20万平方米的展馆相比,差距太大。而没有室内展馆,也给一些参展商留下遗憾。
自主品牌展会少,缺乏地方特色。盘点丹东举办过的展会,除政府组织的大规模展会外,像杭州丝绸展、秋冬服装展、婚庆展等等,都是外地客商借展会名义来丹东销售商品,没有丝毫地方特色。而丹东举办地方特色展会的资源丰富,比如鸭绿江口湿地观鸟节、河口桃花节、天桥沟枫叶节、青山沟满族风情月等,但这些节庆活动并没有做大,形成品牌影响力。
此外,除仪器仪表博览会外,丹东的特色产业、优势产业尚没有自己的专业展会,能攀上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展会更是微乎其微。一位研究会展业多年的人士介绍,丹东的会展业市场化程度还很低,没有形成开放、竞争、有序的市场体系,还处于过度依赖政府阶段。目前,许多城市都在探索会展业市场化运作的模式,丹东的会展业也应该朝着市场化、专业化、国际化、规模化方向发展。
缺乏专业会展公司,人才相对匮乏。会展业是一项系统工程,包含展会的设计、策划、宣传、服务等诸多内容,若没有几年的磨炼,是难以驾驭的。过去丹东举办过一些不同内容的展会,除了旅游节、台湾周、仪器仪表博览会等,其余的并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。原因之一,就是没有高素质的会展经济专业人才,无法进行高水平会展活动的策划、组织服务和管理,丹东上规模、上档次的会展自然数量稀少。目前丹东参与会展的企业大多为广告公司,尚无大型的专业会展企业,熟悉会展业、了解国际惯例、富有操作经验的会展策划、数据库管理和会展项目管理核心人才,更是凤毛麟角。
来源:中国经济网